返回網站

履歷表管理法

Hanjia's Lab 教育法

· 教育教育
broken image

雖然當 PI 已經十幾年了,但是在實驗室管理上鬆與緊的尺度,我還一直在找尋最適當的方法。最近開始在 Hanjia's Lab 推行一種新的學習管理方法,我將這個方法稱為「履歷表管理法」。

每個學生未來找工作都會準備履歷表,但從今年開始,我要求實驗室每個研究生「現在」就要準備好履歷表交給我,並且約定每三個月要更新一次,每次新版的履歷中要用紅字標示新增的內容。

當然,以一個還沒畢業的學生來說,履歷表中值得拿出來說的東西並不多。所以除了一般履歷表常備的資料之外,我們新增加 「熟讀論文列表」、「專門實驗技術」、「特殊事蹟」等欄位。

「熟讀論文列表」是指在就學期間,Seminar 或是 Lab meeting 中有認真準備過的論文。

「專門實驗技術」則是指能達到專業水準的實驗操作能力 (我們實驗室的定義是:能獨立進行且成功率很高)。

「特殊事蹟」通常是指曾經參加國內外研討會發表論文等等。

 

除了以上三項指定欄位之外,其他的部分我也鼓勵學生發揮創意,看看如何讓個人的履歷能反映出自己的特質。

心目中最理想的研究室管理

我認為在大學研究所唸書的學生都已經是成年人了,最好的管理方式應該是讓他們願意自發地為理想與目標努力。但是年輕人有時候會失去專注力,若沒有適度的要求可能會有些渙散,導致研究績效不彰。然而當碰到實驗卡關、不順的時候,在管理上就很難評估學生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。可是在這個問題上,我也不喜歡像軍隊那樣緊迫盯人的管理、或是像企業那樣成果導向的方式。總覺得這些方法不是很適合用在教育單位,尤其太過成果導向的管理可能會造成實驗品質下降、扼殺創意,嚴重的甚至會導致違反學術倫理的事件發生。

我認為大學的研究室應該以學生的學習作為管理考核的標準。以前就常跟學生說,實驗成功與否確實會參雜運氣成份,但是學習這件事倒是與運氣無關。實驗不順的時候多讀點 paper,多學一些未來用得到的實驗技術。等到你運氣來的時候,這些基礎可以幫助你跳得更高,走得更遠。

這次採用「履歷表管理法」的發想是:學生在填寫履歷表時,可以有效提醒他們除了做實驗之外,也要常常讀 paper 與充實自己的實驗技術。

 

實際執行幾個月下來,學生們對於我的這項要求反應還蠻正面的,而且我發現大家還會彼此觀摩比較別人的履歷表。

 

「因為未來也要寫履歷表,現在先準備感覺自己好像已經長大了」、「看到學長的履歷寫得滿滿的覺得超厲害」、「希望下次履歷更新時能增加多一些內容」.....

 

從學生們的反應來看,這樣的管理方式確實有達到我預期的目標。學生們會重視這項規定、願意自發地把學習這件事做好、將「正能量」感染給團隊中的成員,當然更重要的是,方便我評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。